保险行业的职业分类标准主要根据工作风险程度划分,通常分为1-6类,数字越大代表职业风险越高。以下是具体分类说明:
1. 1类职业(低风险)
特点:室内办公,无体力劳动或危险因素
典型职业:公务员、教师、程序员、会计、行政文员、医生(非手术类)等
保险建议:普通意外险或综合险即可
2. 2类职业(中低风险)
特点:轻微体力劳动或偶尔外出
典型职业:销售人员、导游、客服、清洁工、列车乘务员等
保险建议:可附加交通意外保障
3. 3类职业(中风险)
特点:涉及机械操作或长期户外作业
典型职业:出租车司机、电工助理、维修工、快递员等
保险建议:需包含机械操作保障的险种
4. 4类职业(中高风险)
特点:高强度体力劳动或高危环境
典型职业:建筑工人、物流搬运工、空调安装工等
保险建议:高危意外险,注意医疗报销比例
5. 5类职业(高风险)
特点:涉及高空/电力/特殊环境作业
典型职业:高空建筑工、高压电作业人员、矿工等
保险建议:需雇主责任险或定制团体险
6. 6类职业(极高风险)
特点:事故概率高且可能危及生命
典型职业:消防员、爆破工、远洋船员等
保险建议:多数公司拒保,少数收费为普通3倍
注意事项:
不同保险公司分类可能有细微差异(如警察可能归为2类或3类)
光伏安装工自2024年起统一划为5类职业
- 5-6类职业通常需10人以上团体投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