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是几月几日(寒露是第几个节气)
在古代,智慧的农夫们通过观察星斗的移动,结合天干地支,创造了24节气。每一个季节都包含着六个节气,从春天的立春开始,到冬天的寒露结束,周而复始。寒露,作为24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每年阳历的10月8日至9日,标志着热退寒生,少雨干燥的时节到来,北方地区即将迎来冬季。
作为一名深谙农事的农民,我对寒露节气有着深深的感慨。寒露时节,农谚丰富,蕴含了世世代代农民的智慧。正值秋收秋种的大忙季节,北方地区忙着收玉米种小麦,南方的某些地方则要收晚稻。
俗话说,“寒露不出,霜降不黄”,二晚作物的生长受到温度和日照的影响,如果在寒露时节未能出穗,到了霜降,生长速度更慢,甚至无法成熟。农事在此时尤为繁忙,农民们抢抓时间收获作物,播种冬种作物。这段时间虽然温度适宜,但农事活动繁重,是收种时间最长、劳动力投入最多的时期。
说起我们这里的麦田,现在正热火朝天地播种小麦。为了培育壮苗越冬,我们抢在寒露节气前播种。小麦作为普遍的越冬作物,播种时间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来决定。播种过早或过迟都会对小麦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播种期,以长江为界,以北地区秋分时节前后播种较适宜,以南地区则不宜超过寒露节气。
冬小麦的播种在某些地方必须在霜降前结束。因为霜降后,北方冷空气频繁入侵,气温持续下降,地温达不到麦种发芽的适宜温度,麦种无法发芽,甚至腐烂。即使能够出土,幼苗也难以适应低温,可能遭受冻害。农谚有云:“种麦不过霜降关,过了霜降无麦担。”
说了这么多,大家觉得怎么样?还有更多关于节气的故事和农谚,有兴趣再聊吗?节气的划分很明确,人们按照节气种植庄稼,依照节气种好田,就能迎来丰收的好日子。祝大家种地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