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是哪天(几号是夏至)
夏至:太阳到达黄经之旅
每年的夏至,都是一场盛大的天文盛宴。在6月21日或22日,当太阳到达黄经90°的位置时,我们迎来了“夏至”这一节气。正如《恪遵宪度抄本》所述:“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这一天,太阳的光芒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北半球的白昼达到了一年中的最长。
想象一下,随着太阳的轨迹从北回归线向北移动,各地的白昼逐渐延长。海南的海口市的白昼在此时大约是13小时多一点,而向北的杭州市则达到了14小时,北京更是接近15小时。而在中国的最北端,黑龙江的漠河,白昼的时间竟然能超过17小时,仿佛拥抱了半个天空。夏至的到来,不仅代表着日照时间的增长,也标志着太阳开始向南移动的脚步。从此刻开始,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
民间有着这样一个俗语:“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而在这时刻,南半球却迎来了寒冷的冬天。在中国古代的智慧中,夏至被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鹿与糜虽然同科,但在古人的眼中却一属阴一属阳。夏至之日,因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开始脱落。而属于阴性的糜角则在冬至时才脱落。夏至之后,随着阴气的增长,雄蝉也开始鼓翼而鸣。一种喜阴的药草——半夏,也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悄然生长。这些都反映了在炎热的仲夏时节里,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则开始逐渐衰退。
尽管夏至标志着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但俗话说“不过夏至不热”,“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其实还不是最热的时刻。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气温仍会继续上升。大约再过二三十天,我们才会迎来一年中最炎热的天气。此刻的夏至,更像是一个过渡,一个从春天走向夏天的桥梁。让我们一同期待这即将到来的盛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