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保障范围扩大
实习生和超龄从业人员(65岁以下)首次纳入保障范围
部分地区试点将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灵活就业人员纳入
全日制职业院校学生可参保,最长保障12个月
2. 赔偿标准调整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全国统一为1083万元(202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倍)
伤残津贴取消上限,按实际工资计算:
• 1-4级伤残:工资的90%-75%
• 5-6级伤残:工资的70%-60%
停工留薪期最长延长至24个月
3. 认定流程优化
申请材料放宽(工资流水、考勤记录等可替代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申报时限30天,个人申请时限1年(特殊情况可延长)
第三方侵权事故可同时主张工伤赔偿和民事赔偿
4. 新增职业病类型
新增鼠标手(重复性劳损)、噪声性耳聋等3种职业病
对程序员、客服等职业群体形成专项保护
5. 高风险行业要求
化工、矿山、建筑等行业需在2025年前降低20%工伤事故率
企业需加强安全培训和风险管理
具体赔偿标准会根据伤残等级划分,例如:
一级伤残可获27个月工资的一次性补助金
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治疗康复费用全额报销
工亡家属可领取丧葬补助金+抚恤金+一次性补助金
建议及时关注当地社保部门的具体实施细则,工伤认定需注意保留证据并及时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