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包括哪五
《标准》基于全球数学教育发展的宏观趋势及国内数学教育改革积累的宝贵经验,提出了涵盖数学课程价值、学习目标、学习过程、教师教学和评价等方面的一系列全新理念。其改革内容广泛,可概括为以下八个核心方面。
《标准》充分凸显了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从中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和能力。
改变了过去小学数学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积累的传统观念,构建了一个以学生身心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为目标的课程体系。这一变革体现了数学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
第三,《标准》对数学学习内容进行了重组,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第四,为了更加具体地指导数学教学,《标准》还分学段规定了数学课程的具体标准,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更为明确的参照。
第五,注重了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强调学生应成为学习的主体,倡导式、合作式等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第六,《标准》还提出了数学活动应注意的策略,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有的放矢,提高教学效果。
第七,改革了评价方式及目的,从过去的终结性评价转变为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更加注重学生的进步和成长。
第八,强调了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和影响作用,使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和高效。
与《大纲(试用修订版)》相比,《标准》在理念上更加新颖,在起点上更高远。它不仅是对小学数学知识的逐步调整,更是对知识的重新组合;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承,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情感、态度和方法;从过去的以知识传授为重点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可以预见,《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必将对新世纪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