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狂买A股低估值保险股 内资机构坦言抄底尚早
本报记者苏向杲报道,保险行业在近期呈现出强势上扬的态势,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
2月11日,保险板块以高达2.98%的涨幅成为市场的焦点。在今年开头两个月里,保险板块已经悄然上涨了9.02%,涨幅排名跃居A股各大板块前列。这一显著反弹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外资对A股保险股的操作尤为明显,呈现出明显的加仓趋势。
据《证券日报》报道,多家外资机构对中国人保、新华保险、中国太保、中国平安、中国人寿等保险公司的持仓量与上月相比有所增加。中国平安尤为引人注目,被外资连续列为沪港通当日十大活跃成交股之一,年内合计净买入额惊人。随着股价的回暖,保险板块的总市值也在逐步上升,其中中国平安总市值超过万亿元,成为A股市场中的佼佼者。
保险股的回暖离不开资金的加持。除了外资的增持外,个别保险公司也通过回购来提振股价。虽然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对保险股的加仓情况尚未明确,但从去年四季度的持仓数据来看,基金对保险股的减配速度已经放缓。这表明保险行业正在逐步走出低谷。
尽管保险股的基本面尚未发生根本性的好转,但投资者对保险股后市的看法已经出现分歧。一些投资者看到了保险股的崛起拐点已至,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年初的反弹并不能持久。目前保险股的配置价值存在争议,投资者在决定是否抄底保险股时应保持谨慎态度。深入了解各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和业务特点也是非常重要的。
近期,保险行业面临多重挑战,但也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曾对保险股造成困扰的房地产政策影响已有所缓和,保险业资产端压力得到缓解。利率出现触底反弹的迹象也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希望。行业内仍然存在一些隐忧和挑战。例如,寿险业销售模式的冲击尚未见底,新模式的仍在进行中。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疫情的反复以及各大险企转型成果的显现需要时间等因素都对保险行业产生影响。
中国精算师协会创始会员徐昱琛透露,今年一季度保险业保费增速存在几个隐忧,包括去年高基数效应的影响以及创新型产品对重疾险等产品的替代效应。宏观经济的下行压力也会对保费增长速度产生影响。在保险公司人士看来,目前影响巨大的寿险业发展模式亟需改革。
对于未来3年至5年,保险业的基本面存在三种可能的情景。在乐观情景下,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养老相关需求带来新增长曲线,布局寿险股有望实现估值修复并分享新一轮增长周期。在中性情景下,配置寿险股估值处于合理区间。而在悲观情景下,寿险需求持续低迷等因素可能影响行业发展。考虑到中国的经济环境,这三种情景都可能出现。投资者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审慎决策。
保险行业正在经历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虽然当前保险股的低估值构成了一定的安全边际,但投资者仍需保持谨慎态度,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做出决策。深入了解各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和业务特点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这样,投资者才能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并分享行业增长带来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