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 AI 模型预测死亡率准确度超保险公司,引发被滥用担忧
丹麦科技大学的一支顶尖团队——苏尼・莱曼・乔根森团队,成功研发出一款名为Life2vec的人工智能模型。该模型在预测死亡率方面展现出惊人的准确性,相较于现有的模型,包括保险业常用的模型,其准确率远超其上。这一重大进展由IT之家于12月19日报道。
该模型的训练数据涵盖了丹麦自2008年至2020年的丰富信息,涉及600万人的教育、就医、诊断、收入和职业等多维度数据。这些数据被巧妙地转化为文本格式,以供训练大型语言模型。Life2vec的工作原理与ChatGPT颇为相似,都是通过分析大量文本数据来预测接下来最可能发生的事情。Life2vec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专注于预测个人生命历程中的序列。
在严谨的实验中,研究人员仅使用2008至2016年的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而用后续的2016至2020年的数据进行测试。针对35至65岁的人群,Life2vec模型的预测准确率比现有AI模型和保险业常用的死亡率统计表高出11%。这一成果令人瞩目。
除了预测死亡率,Life2vec模型还能比专门用于性格测试的AI模型更准确地预测人口子集的性格测试结果。乔根森认为,该模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在健康和社会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如预测和早期干预健康问题,甚至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他也警告说,如果该模型被企业不当利用,可能会造成不可预见的危害。
乔根森特别指出,Life2vec模型不应被保险公司用于预测风险。他认为,预测谁会遭遇不幸或死亡违背了保险互助的核心原则。类似的技术可能会被拥有大量用户数据的科技巨头用于预测和影响用户行为。这一警告值得我们深思。
英国精算师协会的马修・爱德华兹表示,尽管保险公司对新的预测方法充满兴趣,但由于保单期限长以及对新方法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考虑,他们在采纳新技术时非常谨慎。目前,保险公司主要依赖广义线性模型进行决策。
Life2vec模型的出现不仅凸显了人工智能技术在预测未来的巨大潜力,同时也引发了关于技术的深刻问题。我们如何确保这项技术用于改善人们的生活,而非加剧社会不公?这是科研人员和社会公众当前亟需共同面对的挑战。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也需要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和道德规范,确保技术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