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保险行业面临“爬坡式”增长 险资投资策略
在保险行业的未来走势时,多位保险行业资深人士预测,该行业在2019年将面临一场充满挑战的增长之路。随着保费增速放缓,险资资金运用余额的增长也受到了制约,这无疑给投资收益带来了下滑的压力。面对这一复杂形势,险资需要积极调整资产结构,以寻求提升收益的可能性。
随着各保险公司新年业绩的陆续公布,未能实现“开门红”的现实已经摆在眼前。截至1月10日的新单保费数据显示,大多数上市险企出现了负增长,其中平安、太保、太平等公司的保费收入下滑尤为明显。这一趋势引发了业内的广泛关注。
中金固收分析师陈健恒指出,根据目前的保费开门新单负增长情况,预计2019年全年新单保费将呈现零增长或小幅负增长的趋势。他进一步强调,保费增速与资金运用余额之间的紧密联系已经受到关注,保费下滑对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增速已经产生了负面影响。未来,新增资产配置收益率可能会进一步下降,而上市险企的净投资收益率也将面临持续下滑的压力。
东方金诚首席金融分析师徐承远详细解释了保险公司净投资收益的来源,包括股票、基金、债券、存款、非标等分红和利息收入。他提到,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长端利率下行的可能性较大,这将影响保险公司固定收益型产品的收益。过去几年配置的高收益非标资产到期后,保险资金将面临配置难题。股票市场的低迷也令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难有上佳表现。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市场上仍有一些积极因素在酝酿之中。川财证券分析师杨欧雯表示,考虑到市场环境和稳定市场的举措相继出台,预计股市估值中枢在2019年有望上移。债市在逆周期调控下,信用风险逐步疏解,流动性传导机制有望得到疏通。她预计上市险企的投资收益率有望改善,并可能达到4.8%以上。
在提升收益的路径上,险资人士表示,由于保费增速放缓,今年保险增量资金并不比往年充裕,因此只能依靠调整资产结构来提升收益。他们透露,2019年险资将重点配置股权投资和超长期的专项地方债。随着投资端的放开和股权投资新规定的出台,保险资金股权投资的范围将不再受限,优质的股权投资将成为险资提升收益的重要工具。
业内人士预计,保险公司参与股权投资市场的投资规模及范围将大幅扩大。险资将更加注重标的企业的现金流创造能力,投资阶段也将由成长期向前后两端扩展。并购渠道退出比重将提升,二手份额转让成为重要的变现退出方式。险资关注的领域也将更加多元化,包括技术、消费、健康等领域。
从当前股市情况来看,股票市场估值整体处于低位,这为权益类资产的投资收益率改善提供了较大的空间。杨欧雯表示,2019年股市的主导逻辑是估值修复,市场对基本面的关注度提升。险资对股市的投资将更加重视蓝筹和高分红股票。
在上半年,险资似乎瞄准了科创板等制度落实所带来的全新投资机会。而在下半年,市场或将更加关注与基建相关的投资机会。一位华北地区中小保险公司的投资总监预测,一季度将出现政策驱动下的风险偏好改善,带来阶段性的反弹行情。之后的市场走势虽然可能面临一些波动,但整体上仍将充满机遇。
总体来说,保险行业在2019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险资需要通过调整资产结构、加大股权投资和长期债券配置力度等方式来寻求提升收益的可能性。他们还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政策变化,以制定更加有效的投资策略。他明确指出,自主创新板块是当前投资领域需要重点关注的核心区域,尤其是那些在新经济领域崭露头角、引领潮流的龙头股企业。在当前消费逐渐成为GDP增长核心驱动的大背景下,我国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升级趋势已然愈演愈烈,未来这一趋势将更加显著。正因如此,现在正是长期配置具有稳定成长性的消费龙头企业股票的黄金时期。
随着货币信用传导机制逐步畅通,以及实体经济的流动性得到显著改善,证券、保险、银行等金融板块亦备受瞩目。这些板块的崛起不仅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象征,也是未来收益的稳定保障。随着金融市场的深入发展,这些板块必将继续展现出强大的投资吸引力。
科创板的崛起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而基建投资的大力推进则为整个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保险资金的投资布局无疑迎来了新的机遇。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稳步推进,共同构成了中国经济强大的增长动力。
投资总监们纷纷发表预测和建议,为投资者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里指明了方向。他们深知,只有紧跟时代步伐,紧密关注那些真正具有成长性和潜力的投资标的,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此,他们积极关注那些能够在消费升级、科技创新等关键领域带来稳定收益的优质企业。
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个时代的稳步发展,关注那些能够带来稳定收益的优质投资标的,共同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时代里,让我们携手前行,共创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