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系基金“吸金”“吸才”能力均优于PE系
近年来,公募基金行业中崭露两大新力量——保险机构控股的基金公司与PE控股的基金公司。这两类基金公司的背景及经营策略迥异,为证券市场带来了别样的风采。
保险系基金公司,以其稳健的风险把控能力,在基金行业中独树一帜。它们注重风险管理与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深耕,数量已增至七家。以国寿安保基金为例,作为业内首家保险系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其凭借出色的风险管理能力及产品创新能力,短短三年便崭露头角。其资产管理规模近千亿元,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超过六百亿元。平安大华基金亦紧随其后,公募规模超过五百亿元。即便太平基金规模较小,但其新发行的货币基金首募规模亦达到了上百亿元。
相较之下,PE系基金公司以股东资源为优势,主攻权益类产品。数量虽仍为四家,但其在公募业务领域的发展相对较弱。这可能与其在权益类产品的研发与推广上的不足有关。未来,PE系基金公司需加大在权益类产品上的研发力度,以提升市场竞争力。
这两大类基金公司在规模与产品发展上呈现鲜明对比。保险系基金公司规模远超PE系基金公司,其固收类基金产品在市场上获得了广泛认可。机构资金对保险系基金公司的固定收益产品表现出浓厚兴趣,推动了这些公司固定收益类产品的规模增长。据数据显示,国寿安保基金旗下共有二十四只开放式基金,涵盖多种类型,其中固收类基金对总规模贡献最大。
平安大华基金亦以固收类基金为主,股票型基金仅有一只。而太平基金则尤为重视货币型基金的风险把控,其货币型基金募集资金中有四成来源于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内的寿险资金。这种策略反映了保险系基金公司对于风险管理的重视。据相关报道显示,保险系基金公司公募基金规模超过一千二百亿,固收类基金占比超过九成。
除了产品布局的差异,这两类基金公司在基金经理变动率上也有显著差别。保险系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变动率明显低于PE系基金公司。随着股权激励的深入推展,基金经理离职率有望进一步降低。例如九泰基金通过增资实现股权激励后,基金经理变动率较高的现象也有望得到缓解。稳定的基金经理团队对于公司的稳健发展至关重要。
国寿安保基金以其卓越的基金经理团队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该公司独特的用人机制为基金经理团队稳定性提供了保障。以市场为导向,结合科学的薪酬体系和奖惩措施,将外部竞争压力有效传导至公司各个环节,使国寿安保基金在基金经理变动方面呈现出稳健的运营态势。近一年内并无基金经理离职,变动率仅为37.5%,显示出其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稳健的运营策略。
保险系基金公司在固收类产品上优势明显,并重视风险把控,而PE系基金公司则需加强权益类产品的研发与推广。两大力量在竞争与互补同推动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壮大。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和行业的深入发展,这两类基金公司有望共同创造出更多元化的投资产品,满足投资者的不同需求。在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下,国寿安保基金以其独特的用人机制和事业部制管理模式,展现了强烈的竞争力。每位员工都直面市场的竞争与考验,从被动管理转变为主动自我管理,这样的变革打破了平均主义的局限,成功激发了团队的活力和创造力。这不仅增强了团队凝聚力,也大幅提升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在公募股票投资管理方面,国寿安保基金紧密跟随市场发展趋势,勇敢地试行了事业部制管理。公司人事、财务、投资等权限的下放,赋予了事业部极大的灵活性,使它们能够迅速响应市场的变化。更令人瞩目的是,公司推出了基于净利润与事业部进行分成的激励模式,这一创新举措彻底颠覆了基金行业的传统激励方式,吸引了众多优秀的市场投资人才加盟,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相比之下,平安大华基金和太平基金在基金经理变动上显得较为频繁。尽管平安大华基金新聘了五位基金经理,但与此同时也有两位基金经理离职,变动率高达87.5%,这种频繁的变动无疑对公司的运营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而太平基金虽然规模较小,但基金经理的更替也同样频繁。这种不稳定性可能会影响到公司的投资策略和业绩表现。
从基金经理的平均从业年限来看,保险系基金公司整体上较PE系基金公司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国寿安保基金、平安大华基金和太平基金的平均从业年限均在两年以上,显示了这些公司在基金经理团队建设上的稳定性和优势。而四家PE系基金公司的平均从业年限相对较低,尤其是新沃基金,其基金经理的平均从业年限仅为0.61年,显示出该公司在基金经理培养和团队建设上的明显不足。
国寿安保基金凭借其稳定的基金经理团队和先进的用人机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广泛的认可。该公司通过创新的事业部制管理和激励模式,成功吸引了大量优秀的市场投资人才,并激发了团队的活力。这使得国寿安保基金能够在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并为投资者创造持续的价值。 (柳苏源 HN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