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指数BMI(什么是BMI)
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关于BMI的讨论。那么,BMI究竟是何方神圣?我们又该如何准确地计算自己的BMI呢?
BMI,全称为身体质量指数,是一个衡量人体胖瘦程度及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简单明了:BMI = 体重(千克)/ 身高(米)²。这一公式充分考虑了身高对体重的影响,能够相对客观地反映人体的胖瘦状况。由于其测量方便、直观,并具有国际通用的判定标准,因此被广泛应用。
世界卫生组织对BMI指数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具体而言,BMI低于18.5千克/米²被视为低体重(营养不足),在18.5-24.9千克/米²之间为正常,25.0-29.9千克/米²为超重,30.0-34.9千克/米²为一级肥胖,依次类推。值得注意的是,各国的国情不同,因此不同国家或地区的BMI判定标准也存在差异。
针对我国民众,判定标准略有调整。BMI低于18.5千克/米²被视为低体重,在18.5-23.9千克/米²之间则被视为正常,24.0-27.9千克/米²为超重,而达到或超过28千克/米²则被视为肥胖。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标准主要针对18岁以上的普通成人。对于未成年人、孕妇或乳母等特殊人群,我国有专门的判定标准。
通过几个实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BMI的计算和判断。例如,30岁的李某,身高1.76米,体重66.10千克,他的BMI指数为21.34(千克/米²),按照我国的判定标准,他的体重正常。而10岁的方某,身高1.42米,体重43.30千克,他的BMI指数为21.47(千克/米²)。如果按照成人标准,他的体重正常。但按照儿童标准,他已经属于轻度肥胖。
掌握正确计算BMI的方法并了解其判定标准,就像拥有了一把通往健康之门的钥匙。我们不仅可以方便快捷地了解自己的胖瘦程度,还能更好地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
(张帆博士 营养学领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