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偏爱低估值蓝筹股 看好银行保险消费等板块
近日,随着市场波动性增强,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开始纷纷关注那些被低估的板块。从银行到保险,再到消费类股票,这些低估值板块已成为基金经理们瞩目的焦点。他们认为,虽然市场短期回调的可能性加大,但这仅是牛市过程中的短暂休整。市场的支撑力量依然强大,流动性宽裕和改革预期等积极因素依然持续。
估值已成为基金经理们近期决策的关键指标之一。部分之前涨幅喜人的板块如建筑和机械开始出现回调,而交通运输板块虽然有所上扬,但部分股票如南北双车却遭遇开盘即跌停的困境。这样的市场走势让投资者纷纷将目光转向A股的后市走势。
像私募基金经理张毅(化名)这样的人士,近期果断抛售了部分高估值股票,比如中国南车等。他认为这类股票的估值已经超越合理范围。面对市场的阶段性回调,他更看重那些被低估的品种。不止张毅,多位基金经理都表达了对市场短期回调的预期增强,同时强调市场不存在永远的上涨,当价格远离其内在价值时,调整的需求就会出现。
除了短期的市场波动,基金经理们也注意到了市场存在的结构性泡沫问题。成长股的估值普遍较高,这背后隐藏的调整风险令人警惕。虽然整体市场的估值水平并不出奇,但结构性泡沫现象显著,尤其是创业板的部分公司。随着年报和一季报的连续披露,业绩与估值的匹配性问题逐渐浮出水面,这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调整压力。未来的注册制推出和股票发行节奏的加快,也使成长股的稀缺性相对弱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基金经理们开始将目光转向蓝筹股。
公募基金经理透露,当前机构投资者的调仓动作愈发明显,焦点集中在前期滞涨蓝筹股上,寻求更均衡的配置。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基金经理杨德龙指出,资金流动开始有利于主板蓝筹,这是市场资金流向发生重要变化的一个明显迹象。从估值角度看,创业板的泡沫明显,而主板蓝筹股的估值相对更为合理。投资者应密切关注蓝筹板块的投资机会。
金融股重新受到基金经理们的关注。多位公募基金经理透露,他们正在增持那些前期滞涨的银行、保险股,并对这些股票的未来表现抱有乐观预期。消费类股票也备受瞩目。工银瑞信金融地产股票基金在一季报中展望二季度时表示,虽然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但稳增长政策加码、货币政策持续发力,这对低估值金融地产股极为有利。
星石投资经理杨玲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该公司目前保持满仓状态,主要配置在消费板块。她坚信无论是传统消费还是新兴消费都蕴藏着巨大机会。随着股市赚钱效应的提升和经济的逐步企稳,消费领域有望实现复兴。而史伟认为,从阶段性投资角度看,偏周期股票值得投资者关注。随着稳增长力度的加大,传统行业可能达到供求平衡点,周期性行业的拐点已经出现。这为投资者提供了阶段性的投资机会。不过他也提醒投资者注意经济转型背景下周期性股票上涨空间的局限性。
整体而言,资金流向正在发生变化,投资者应密切关注蓝筹股、消费股以及周期性股票的投资机会。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理性把握投资机会以实现资产的稳健增长。这是一个不断调整、寻找机会的过程,投资者需保持冷静、灵活应对市场的各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