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起养老保险的第三支柱

医疗保险 2025-08-24 03:25www.baoxiank.com养老保险

在全球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三支柱”模式已成为各国养老金体系改革的核心选择。这一重要的养老保障模式在中央经济会议的决策中得到了明确的发展指向,会议强调要规范并推动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发展。

那么,究竟何为“三支柱”模式呢?它在我国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中,涵盖了三大关键部分。第一支柱是主导的基本养老保险,广泛覆盖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与职业关联,由政策引导并支持,单位和职工共同参与,由市场运营管理并接受行政监督;第三支柱则包括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是个人利用金融手段增加养老保障的有效渠道。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指出,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第三支柱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中的作用愈发重要。它能够有力保障参保人员退休后的生活。目前,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发展不平衡,与第一、二支柱相比,第三支柱的比例偏低。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在这一体系中,商业保险公司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们不仅要提高管理服务水平,特别是要拓宽服务领域、提高基金产品的吸引力。确保基金安全至关重要,必须确保产品能够实现“老有所养”的目标,让投资者更加放心。

随着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的完成,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入了关键阶段。各省份已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省级统收统支,下一个目标便是实现基金的全国统筹。褚福灵认为,全国统筹不仅能提高基金规模效应、增强抗风险能力,还能确保养老保险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这不仅能缩小地域之间的养老金差距,还能有效解决养老保险不平衡的矛盾。

那么,如何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呢?褚福灵建议,在总结省级统筹和中央调剂金制度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逐步并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这包括统一养老保险的缴费办法、规范养老保险待遇的计发办法、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养老保险垂直管理以及建立共享的养老保险网络。这些措施夯实了实现全国统筹的基础,也体现了国家出台大力度减免措施的底气。

在应对突发疫情的情况下,全国统筹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更加凸显。人社部将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各项准备工作,以实现全国统筹,促进制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养老金的保值增值也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自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启动市场化运营以来,累计投资收益额已达到了850.69亿元,实现了较好的保值增值目标。地方层面的城乡居民养老金调整方案也在陆续出台。例如,山西省实施的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等。

褚福灵认为,养老金的调整与多种因素相关,应适时适度调整以保证其购买力水平不降低。在调整机制建立过程中,要平衡人民群众养老金上涨需求与财政承受能力之间的关系,确保调整后的养老金能维持基本生活并适当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也要考虑到待遇增长的刚性和制度长期运行的因素,避免寅吃卯粮的情况出现。养老金的调整要遵循保障基本生活、适度分享发展成果和基金可负担的原则。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aoxiank.com 保险课 版权所有 Power by

生育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保险课,社会保险,失业保险,大病保险,意外保险,财产保险,健康保险,旅游保险,儿童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