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不释卷的简短故事(手不释卷的故事)
保险车险 2025-09-01 05:20www.baoxiank.com养老保险
两大典故传颂千古
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的故事让人深受启发。吕蒙虽勇武过人,但却缺乏文化知识。孙权深知知识的重要性,便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吕蒙总是以军队事务繁忙为借口,拒绝学习。孙权耐心地劝诫他:“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就有了。”他引用汉光武帝的例子,说即便在行军作战的紧张时刻,汉光武帝仍然手不释卷。孙权问道:“为什么你就没有时间呢?你的事情总没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深入研究学问,只需要你翻阅一些古书,得到一些启发就好。”
吕蒙听后有些迷茫,不知道应该读哪些书。孙权微笑着回答:“你可以先读兵法书,再读历史书。这些书对于你以后带兵打仗都有很大的帮助。”受到孙权的启发,吕蒙决定开始读书学习。从此,他手不释卷,坚持不懈,最终成为吴国的主将,有勇有谋,屡建奇功。
另一段典故发生在汉献帝时期。曹操去世后,曹丕继位为魏王,不久自立为帝。虽然曹丕在政治抱负和成就上不及他的父亲曹操,但在文学方面却有所超越。曹丕不仅写过许多诗歌、散文和词赋,而且对文学充满热爱。这种热爱源于他的家学渊源——他的父亲曹操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著名的诗人。
曹操一生勤于治学,即使在军队中也不忘阅读充实自己。他常常与曹丕分享读书的心得,告诉曹丕:“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学习容易,等到长大就容易忘记所学。”曹丕深受父亲的影响,即使年岁增长,也不忘努力学习。父子三人在当时文学的蓬勃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两个典故都体现了古代名将和文人墨客对学习的重视。无论是战场上的英勇善战,还是文学领域的才华横溢,他们都深知知识的重要性,并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热情。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我们不断追求知识,不断进步。
上一篇:电脑出现蓝屏怎么办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