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保险箱” 塑造新时代“兵专家”
本报报道,在一个明媚的春日,林强与徐环宇所在的战区空军某通信旅教导队迎来了特殊的一群学员。这批学员并不是新鲜入伍的新兵,而是一群已经为国家服役超过二十年的忠诚老兵。他们放下了过去的光环和经验,如同回到了起点,正在专心学习新编制体制下的通信指挥技能。这是该旅为适应新时代的挑战,锤炼高级士官队伍的一次生动实践。
面对新的编制体制,如何让经验丰富的高级士官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焕发新的活力,成为该旅面临的重要课题。这个由多个担负不同通信任务的部队整合而成的旅,关键岗位均由资深的高级士官担任。他们中的每一位都是各自领域的“兵专家”,如何让他们适应新体制下的联合作战需求,是该旅党委关注的焦点。
为此,该旅机关工作组深入基层一线,进行实地调研。在结合法规政策的对高级士官的选拔培养和分类管理进行了优化和完善。他们梳理出专业理论、指挥能力、实装操作和共同课目等能力标准,帮助高级士官在新体制下找到自己的定位。采用自主式学习、讨论式教学和实战化演练等方式,让他们把握信息化战争的岗位需求。围绕新军事训练大纲,他们还精心组织了集训,旨在解决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短板问题,如“五弱”“五个不会”等。
这次集训对于老兵们来说是一次深刻的启示和洗礼。一位军士长黄中勤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老经验难以适应新的战争要求。我们必须跳出舒适区,时刻保持学习状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这些老兵们展现出的积极态度和学习精神令人动容。他们明白,只有不断学习和适应新技能,才能保持战斗力,为国家的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集训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了紧张和激情。这些老兵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们依然保持着军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们的精神风貌和实际行动激励着更多的年轻士兵积极向前,为国家的繁荣和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些老兵们用他们的实际行动为我们展示了一种精神: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忠诚和担当始终不变。他们的存在,不仅为旅队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年轻一代树立了榜样。他们的故事和精神将激励更多的人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