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龙的由来(“舞龙”的起源)
龙舞,源于古老的汉代,历经世代沧桑仍然不衰。最初,龙舞是祭祀祖先、祈求甘霖的仪式,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文娱活动。到了唐宋时期,每逢佳节,龙舞便成为不可或缺的表现形式。
在华夏大地的传说中,龙舞有着神秘的起源。据说有一天,龙王因腰痛难忍,变成老头来到人间求医。经过大夫的巧妙治疗,龙王康复后为了感谢治疗之恩,告诉人们只要模仿他的动作舞龙,便能带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个传说流传至今,让人们深信龙能兴云布雨。
浙江金华县奇灵山下的灵溪,流淌着一条古老的传说。有一天,县老爷买回一条大蛇精心饲养。那年夏天,灵溪干旱,县老爷心急如焚。一日夜里,土地公托梦告诉他,将大蛇放入灵溪,便会降下甘霖。县老爷照做后,果然天降甘霖,解救了百姓。人们为了感谢大蛇,开始烧香祭拜,并将米粮丢进溪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气变得反复无常,百姓十分忧虑。
原来,这条大蛇是奇灵山的巨龙,也是掌管米粮的天神。因不慎犯天规被贬到人间,后被县老爷的善心感动得以重返天界。但人们糟蹋粮食的祭拜方式惹怒了玉帝,导致金华县遭受大旱之灾。县老爷得知事情真相后,与巨龙商量解决办法。巨龙告知只需用清水祭祀即可避免玉帝动怒。仍有人不遵守这一指示,继续使用荤食祭祀,导致玉帝更加震怒,下令斩杀了灵溪巨龙。之后金华县天降血雨,百姓后悔不已。
为了弥补过失,人们决定在正月十五舞龙祈愿巨龙的身躯能够结合。这个习俗流传至今。每当鼓声响起,龙舞翻腾穿梭于大街小巷之间时人们仿佛看到了那条被斩杀的巨龙在舞动它的身躯祈求上天赐予甘霖结束干旱之苦让人们在新的一年里获得丰收与幸福这一传统习俗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充满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