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教学设计

医疗保险 2025-08-29 04:47www.baoxiank.com养老保险

《木兰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掌握文言字词及乐府诗的基本特点,理解互文、排比等修辞手法及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感受诗歌韵律,小组讨论分析木兰形象及诗歌主旨,结合文本赏析语言特色,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木兰的爱国精神与不慕名利的品质,感悟古代劳动人民对和平的向往,激发爱国情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木兰人物形象(勇敢、智慧、爱国);学习诗歌详略安排的叙事技巧。

难点:理解互文、复沓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结合时代背景,体会民歌中蕴含的集体创作特征。

三、教学方法

1. 诵读法:通过范读、齐读、分角色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2. 合作法:鼓励学生小组讨论,共同人物塑造与主题思想。

3. 多媒体辅助:展示背景资料、修辞例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初读感知,疏通文意

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巾帼英雄的形象,简述木兰故事,引出课题。

2. 文学常识(5分钟):介绍《乐府诗集》及“乐府双璧”地位,强调北朝民歌的特点。

3. 朗读与字词(20分钟):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并标注字音。分组疏通文意,重点翻译关键词句。

4. 梳理情节(10分钟):学生复述故事,提炼小标题,如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辞赏、归乡团聚等。

第二课时:深入研读,赏析特色

1. 人物形象分析(15分钟):小组讨论木兰的“英雄”与“普通人”双重身份在诗中的体现,分析具体诗句。

2. 叙事技巧(15分钟):诗歌详写出征前准备与归乡场景,略写战争过程的原因,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3. 语言特色赏析(10分钟):寻找修辞例句,分析互文、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4. 主题升华(5分钟):讨论木兰的“爱国”与“爱家”是否矛盾,联系当代青年责任,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五、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背诵全诗,整理文言字词。

拓展作业:以《木兰归家次日》为题,用民歌体续写故事(100字左右)。通过写作练习,巩固对诗歌的理解,提高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附加作业:对比影视作品中的木兰形象与诗歌异同,撰写短评。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文学作品与影视改编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

《木兰诗》——北朝民歌特色

人物塑造忠孝两全英勇善战淡泊名利爱国情操和向往和平精神融合一体 互文修辞表达精炼而有力详略得当的叙事彰显民族精神与时代主题民族精神的瑰宝学生个人情感体验得以丰富拓展思维能力提升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的自觉体现历史时代特征的鲜明反映在当今时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教材之一重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优质教育资源传承家国情怀的文化精髓所在教学意义深远而重大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审美能力为核心目标的文学作品鉴赏教学设计由此展开更生动形象的文学鉴赏体验模式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并激发其创作热情和创新精神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aoxiank.com 保险课 版权所有 Power by

生育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保险课,社会保险,失业保险,大病保险,意外保险,财产保险,健康保险,旅游保险,儿童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