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钱塘江的古诗

医疗保险 2025-08-28 17:53www.baoxiank.com养老保险

唐代至近现代的诗潮——钱塘观潮的文学之旅

穿越时空,从唐代至近现代,无数文人墨客为钱塘江潮的魅力所吸引,挥毫泼墨,留下了众多描绘潮水的诗篇。

唐代,孟浩然的《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开篇即以“惊涛来似雪,一座凌生寒”展现了潮水涌来的壮丽景象。刘禹锡的《浪淘沙》中,农历八月的潮水如怒吼的狮子,涛声震天,浪高触山。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忆》则从另一个角度,让我们领略了从郡亭看潮头的别样风情。

到了宋代,潘阆的《酒泉子·长忆观潮》用夸张的手法,描绘潮水仿佛吞天沃日的壮观。“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每一字每一句都渲染着排山倒海的气势。苏轼的《观潮》则借助神话意象和军事比喻,将潮水比作鲲鹏巨浪与披甲军队,其雄壮之态跃然纸上。

到了清代,施闰章的《钱塘观潮》以“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的视听通感,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潮水奔腾的壮观。曹溶的《满江红·钱塘观潮》则融合神话与战争意象,赋予潮水史诗般的悲壮色彩。

近现代,毛泽东的《七绝·观潮》则以“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描绘了潮势的磅礴。在他的诗中,不仅有钱塘潮的壮观,更融入了革命豪情与磅礴气概。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诗篇中的名句值得我们品味。罗隐的《钱塘江潮》中的“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施闰章的《钱塘观潮》中的“海色雨中开,涛飞江上台”,以及潘阆的《酒泉子》中的“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都展现了诗人们对自然奇观的敬畏和对历史的深深情怀。

这些诗篇多通过比喻、夸张、通感等手法,将钱塘潮的声、形、势生动地呈现在了我们面前。既有对自然奇观的赞美,又融入了历史典故与人文情怀,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学遗产。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aoxiank.com 保险课 版权所有 Power by

生育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保险课,社会保险,失业保险,大病保险,意外保险,财产保险,健康保险,旅游保险,儿童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