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完泳皮肤痒怎么办
游泳是夏日里人们健身体魄的一项热门运动,游泳池的水质问题也让许多泳客望而却步。每当提到游泳,有些人就会想起游泳后皮肤出现的瘙痒,眼睛发红等不适症状。其实,这些状况的出现不仅仅与水中余氯过高有关,还与pH值和总碱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说到总碱度,可能有些人会误以为它与pH值是相同的概念,但实际上,它们是完全不同的。总碱度是水中对抗酸碱度变化能力的一种度量,可以理解为水的缓冲能力。这种能力以碳酸氢钠的形态存在。而pH值则是溶液中氢离子的负对数值,反映了水的酸碱度。
在水质处理中,游泳池水的缓冲能力尤为重要。由于消毒粉、明矾、硫酸铜等化学品的添加,游泳池水的pH值会发生变化,形成不稳定的水质。这种不稳定的水质不仅会损坏锅炉中的铜热交换器、水底组灯、不锈钢扶梯等设泳设备,还会对池壁的水泥表面造成损害。
那么,当游泳池中的总碱度偏高或偏低时,会对水质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当总碱度偏低时,水质会呈现出腐蚀倾向,导致混凝土表面凹陷、金属缓慢溶解、池壁出现色斑等问题。会引起pH值频繁变化,影响水质的稳定性。而当总碱度偏高时,水质容易结垢,这会阻塞过滤系统,降低循环率,导致水质混浊、能见度下降。还会引起pH值向碱性浮动,引发人体不适,如皮肤瘙痒等。
那么,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当总碱度偏低时,可以使用科瑞德碳酸钠ph增高剂进行调节;当总碱度偏高时,可以使用科瑞德PH降低剂进行调控。在加入补充药剂时,要在局部形成较高的浓度,因此应一次性投放药剂,避免少量多次添加。
为了确保游泳池水质的稳定和安全,我们需要密切关注总碱度和pH值的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调节措施。只有保持水质的稳定,才能让泳客在炎炎夏日里畅游无忧,享受游泳带来的健康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