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6月份保险销售调查:只要买险品好礼随手送
强监管背景下,今年前四个月,多家保险公司银保新单保费呈现下滑趋势。这一变化给依赖银保渠道的保险公司带来了不小的现金流压力。银保渠道在寿险保费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占据近半壁江山。6月份及整个第三季度的销售策略和主推产品引起了广泛关注。
据《证券日报》报道,为了推动保费增长,银行和保险公司采取了一系列创新策略。其中,银行和保险公司联合推出的“保障型+收益型”产品组合备受瞩目。这种组合既满足了客户的保障需求,又提供了投资获益的机会,自然能够吸引众多客户的目光。
除了产品组合的创新,记者还发现,为了吸引客户,银行和保险公司还推出了各式各样的促销活动。购买保险的客户,如保费达到一定的额度,便可获得丰富的礼品,如植物油、洗护套装、电饭锅等。还提供基因检测、重疾绿通卡、意外保险卡、道路救援卡等服务。这些促销活动不仅刺激了保费的增长,也提升了银行的客户满意度。
为了应对银保渠道的保费增长压力,银行调整了销售策略,推出了更多的期交产品。期交产品是指客户需要按期缴纳保费的产品。相比于趸交产品,期交产品的保费收入更加稳定。银行在加强“交3保5”、“交3保6”等短期期交产品的基础上,以产品组合的形式推动银保渠道的发展。
此前,《关于规范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对保险公司的产品销售造成了一定的限制。尽管二季度险企在银保渠道推动的保险产品仍然以中短期为主,但整体而言,银保产品的存续期限有拉长趋势,中短期产品逐渐减少。
随着监管的限制加强,不少中小险企在银行渠道开始限量销售中短期偏理财型产品。为了应对这一变化,一些银行开始推出保障型与理财型产品的组合。另有银行的保险销售负责人介绍了他们推动银保业务的五大方法,包括组织客户筛选、产品推介、社区商圈走访等,并强调向客户宣传保险产品的优势和价值,以提高客户的购买意愿。
在强监管背景下,银行和保险公司都在努力创新以推动银保渠道的发展。这一过程中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除了努力寻找新的方式吸引客户外,部分依赖银保渠道的寿险公司还面临着现金流和业绩压力。《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不得给予或承诺给予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保险合同约定之外的利益。一些保险公司却违反了这一规定,被监管部门处罚。例如,陆家嘴国泰人寿福建分公司因欺骗投保人、给予合同约定外的利益被罚款24万元。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投保人的权益,也影响了整个保险行业的声誉。
在银保渠道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保险公司面临着现金流压力。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部分依赖银保渠道的寿险公司现金流出现缺口。由于万能险账户主要源于银保渠道,其保险期限短、客户退保相对集中,公司需密切关注新业务、有效业务和投资现金流的匹配管理。对此,保险公司需要积极应对风险挑战并寻求新的增长点。同时监管部门也应继续加强监督力度确保市场公平竞争和透明化从而保障投保人的权益并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