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进行时(北方结婚一般在早上,南方结婚一般
深究婚姻仪式的起源,必须从“婚”这个字说起。
“婚”字左侧是“女”,右侧是“昏”。在古老的汉字里,“昏”字描绘的是日落西方地平线的景象,暮色降临的时刻。而“女”则指的是新娘。结合起来,“婚”的含义便是新娘如同太阳下山般回归自己的家。这揭示了婚姻仪式的起源与日落时分紧密相关。
在中国古代,盛行一种抢婚制度。抢婚,顾名思义,就是抢夺新娘。早期的社会并没有明媒正娶的礼仪,更多的是掠夺式的婚姻。部落间的男子会闯入其他部落,看见美丽的女子便带走,这就是俗称的抢婚。夜晚成为了古代中国婚礼的主要时间。
中国的众多传统习俗,多数起源于中原地带。夜晚结婚的习俗也不例外。历史上,中国经历了多次汉人南渡的事件。西晋末期的八王之乱导致了国家实力的严重衰弱,胡人趁虚而入,最终导致了永嘉之乱。此后,北方少数民族在中原地区展开混战。自司马睿移镇建业开始,北方士民为逃避战乱,纷纷渡江南下。这些南渡的人们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力,也带来了许多中原的习俗和文化,包括婚礼时间的选定。
随着历史的演进,尽管发生了多次南渡事件,但汉人的婚礼时间选择在晚上这一传统一直得以保留。与南方的城市不同,北方地区由于长期受到中原文化的熏陶较少,婚礼多在早上举行。
北方的婚礼选择在早上举行,蕴含着丰富的寓意。人们常说,一年的计划在春天,一天的计划在早晨。北方人认为上午是最吉利的时段,婚礼必须在上午进行。如果在下午举行婚礼,会被视为二婚的象征。这种观念深入,成为了北方婚礼文化的一部分。
无论是南方的夜晚婚礼还是北方的白天婚礼,都是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婚礼文化的一部分。这些传统习俗背后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