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进军养老地产 被指低价圈地建高端社区
养老地产:商机与挑战并存的时代
随着商业地产和旅游地产的蓬勃发展,养老地产正成为地产领域的新热点。大型险企如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以及地产巨头如绿城、万科、保利等,纷纷涉足养老地产项目,展现出这一市场的巨大潜力。这也同时带来了高端化和名不副实的问题,引发了公众对于养老优惠补贴是否真正惠及需求者的疑虑。
养老地产涵盖面甚广,从基础设施、护理院到老年公寓、活动中心、商业街乃至酒店等各个方面,但往往价格不菲。以北京市朝阳区某高档养老俱乐部为例,想要入住其中,必须先办理昂贵的会员卡,还有各种附加服务费用,包括医疗服务、健康体检等。一些养老地产项目却未能名副其实地履行其职责。一些开发商利用老年住宅的政策优惠圈地,却并未真正为老年人打造合适的居住环境和服务。这种现象在业内相当普遍。
那么,养老地产的市场规模究竟有多大?据预测,到2015年,全国城市商业化养老机构自理老人床位数需求在174万至185万张之间,需要护理的老人床位数需求约为30万至32万张。这意味着在未来三年内至少需要建设4500个养老地产项目,市场规模巨大。
尽管需求旺盛,养老地产市场成功的案例却并不多见。养老地产的复杂性在于不仅仅是盖房子、卖房子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提供优质的养老服务。如果只提供政策和资金优惠,却不支持后期经营和养老服务,那么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可能会追求表面的名声而忽视实际的服务质量。养老地产的盈利相对困难,因为后期服务费用投入较大。
业内专家指出,要想在养老地产市场取得成功,不仅需要的支持和监管,更需要开发商真正为老年人着想,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合适的居住环境。西方国家在养老地产方面的成功经验表明,完全依靠开发企业难以取得大的进展,后期的大力支持和投入至关重要。
作为地产行业的新热点,养老地产市场无疑面临着巨大的商机。要想抓住这些商机并赢得市场认可,开发商必须真正关注老年人的需求,提供名副其实的服务。只有这样,养老地产市场才能真正繁荣起来,惠及更多的老年人。和社会各界也应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注,共同推动养老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